受3044.com永利集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温猛副教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易龙卿副教授2021年6月15日下午在物电学院三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一粒沙中的世界——微结构靶中的强场激光物理”的学术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彦霏副研究员2021年6月16日下午做了题为“强场QED极化效应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过程中,易龙卿副教授介绍了基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强场激光物理领域中,光与物质的行为相互耦合,呈现的丰富多彩的非线性效应。报告探讨了通过设计微结构靶来控制和利用激光驱动带电粒子运动过程的可能性,包括在新型粒子加速器、X射线/THz光源、相对论磁重联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以及在强场激光衍射领域最新的理论突破。
在李彦霏副研究员的报告中,介绍了基于超强激光-电子束相互作用过程的强场QED(量子点动力学)极化效应研究。李彦霏老师的系列研究,不仅建立了包含正负电子自旋和光子偏振的QED极化效应动力学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而且提出了基于超强激光的新型“极化电子源”、“偏振高亮伽马光源”和“极化正电子源”的新方法。新方法可突破现有极化源的理论限制,将源品质参数比现有最高水平提高多个数量级。
易龙卿,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2015年至201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2017-2021年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2021年5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主要从事强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hys. Rev. Lett.和Nature Commun.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李彦霏,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2012年,获吉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学士学位;2017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入职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场物理及应用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描述超强激光场中正负电子自旋和光子偏振动力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发展了用于计算激光与电子束相互作用中的QED极化效应的数值方法;基于该理论方法,提出了利用PW超强激光实验条件来产生“极化电子源”、“偏振高亮伽马源”和“极化正电子源”的全新技术途径,从而将极化源的品质参数提高多个数量级,突破当前极化源设计的技术瓶颈;系列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所关注,提出的理论方法被同行广泛采用;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Phys. Rev. Lett. 3篇、Phys. Rev. Appl. 1篇、Phys. Rev. A多篇,1篇发表当年即被列为ESI高被引论文;参与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